院长信箱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人物>殷切关怀

彭述之

2014-11-12 10:23:24  来源: 

  

  彭述之

 

  中共中央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后被开除党籍。

  湖南省邵阳县(今隆回县)人,1894年出生于邵阳县北三都转角丘村。早年考入邵阳中学、宝庆县中。组织学生会,参加反袁爱国斗争。中学毕业后任教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投身五四运动。

  他是中国共产党员早期党员之一。1920年秋,先后在长沙、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8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转为中共党员,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负责人之一。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还以苏联共产党员资格参加了莫斯科市区代表大会。1924年,以中共中央代表资格和李大钊一同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8月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担任过《新青年》主编。他发表的《谁是中国国民革命的领导者》一文,较早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在党内引起很大反响。1925年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向导》主编。他给家乡寄回《共产党》、《向导》、《政治周刊》等刊物,宣传马列主义,鼓励亲友投身革命。

  大革命后期,他执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拒绝在《向导》上刊登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顺直省委书记,参与领导上海暴动。后因不同意中央的路线被解除领导职务。192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将他开除出中央委员会。1929年,他同陈独秀等人组成“左翼反对派”,进行反党小组织活动。11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关于开除彭述之等人党籍的决定。1929年12月15日,他与陈独秀、刘仁静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公布了托陈取消派的纲领。1931年,根据托洛茨基建议,他尽力将托洛茨基各小组统一起来,组成“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当选为该组织的中央委员,后又选为临时常委。1932年10月,同陈独秀等10余人一起,被国民党以违反《国民紧急治安法》名义逮捕,判刑8年。1937年8月出狱后,围绕着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主义等问题,他和陈独秀之间产生很深的裂痕,不久便分道扬镳。1938年,托派的国际组织第四国际成立,他任中国支部书记。1941年夏,他主持召开“中国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全国大会,通过决议,公开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去香港等地,秘密进行托洛茨基的派别活动,并任“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新的理论杂志《求真》的主编。1948年底,以他为首的托派组织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将“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改称为“中国革命共产党”,并将该党政治局迁往香港。1949年,曾主持讨论中国共产党胜利成功的原因,发表《告中国共产党书》。由于香港政府的镇压,先后流亡越南和欧洲。1951年参加第四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及书记局成员。旋同第四国际总书记巴布罗兰的多数派在理论和政策上发生对立。1953年,第四国际分裂,他成为少数派领袖,曾企图把分裂的托洛茨基主义分子重新统一起来。1968年后,流亡日本、美国等地。他始终坚持托派观点,从事托派活动,对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持敌视态度。1983年11月28日在美国病逝,终年89岁。

上一篇 滕代远
下一篇 罗章龙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主办
电话:0731-81125782 编辑部邮箱:hndsxcjyb@163.com
备案序号: 湘ICP备2020023722号-1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