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仁向长沙党史馆捐献文物
2018-10-22 16:15:38 来源: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

陈再仁(左一)述说当年在浏阳工作的情况

陈再仁将两把镰刀交给宋俊湘,赠予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
头戴草帽,脚蹬草鞋,脖上挂条毛巾,和农民一起犁田、播种、育秧、挑粪……30多年前,时任湖南省浏阳县委书记陈再仁的劳作形象,至今仍被老一辈当地人不断提起。10月12日,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宋俊湘、副主任李敏一行来到浏阳原县委书记陈再仁家中,专程接收他向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原名:长沙党史馆)捐赠的当年劳作工具——两把镰刀。
陈再仁于1976年任浏阳县委书记,任职期间,他带头到生产队蹲点,犁田、播种、育秧、割稻、打谷。当时群众总结,陈书记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劳动;哪里有困难,陈书记就到哪里蹲点;到哪里蹲点,哪里就增产、增收。
陈再仁的优秀事迹被广为传颂,他曾当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获评过湖南省劳动模范,被群众称为“焦裕禄式干部”。1982年4月26日、9月4月和10月4日,人民日报分别以《县委书记陈再仁思想作风五过硬》《浏阳人民的长工》《陈再仁的三面镜子》为题,对其进行重点报道。
“那时候育好秧苗需要肥料,可农民没钱买,县里经费也紧张。我就经常拿着镰刀,带着县里干部们上山割草,回来混着牲畜粪尿沤成肥料。自己做的有机肥料比买的还好,一兜秧插下去就能长成禾苗。”年过八旬的陈再仁拿着斑斑锈迹的镰刀,述说着当年的浏阳岁月。
听闻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建设在即,正面向全社会征集各类党史文献、文物,陈再仁表示全力支持,马上捐献出当年在浏阳工作时的老物件。他将两把镰刀交到宋俊湘手中,并郑重地说:“过段时间我回浏阳,再多找找当年的物件。交给你们也是希望大家到展馆里看到它们,能更多了解我党及共产党人的历史和故事。”(孙逸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