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省财政厅:
根据贵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省级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的通知》(湘财绩〔2024〕1号)要求,我院对2023年度财务预算整体绩效进行了自评检查。经自查自评,2023年度我院各项财务预算目标执行总体顺利,全年各项任务较好完成。现将有关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拨款正厅级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院机关内设5个部室(综合部、第一研究部、第二研究部、宣传教育部、联络指导和科研管理部)。院本级编制46名,核定职务(职级)职数为正厅级领导干部1名,副厅级领导干部3名,正、副处级领导职务干部14名,二级巡视员2名,一至四级调研员职级20名。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我院实有在职人数40名,其中正厅级领导干部1名,副厅级领导干部2名,正、副处级领导职务干部13名(其中兼任3名:一级调研员2名,三级调研员1名),二级巡视员职级1名,一至四级调研员职级15名,一至四级主任科员职级8名,试用期公务员1名,管理7级2名。聘用人员6人,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34人。
另设二级机构湖南党史陈列馆(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核定数30人,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实有在职人数23人(其中馆长1名,副馆长2名),退休人员2人。
(一)机构设置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入编省财政部门预算的单位共有2个,即院本级及湖南党史陈列馆。
(二)主要职能及重点工作
1.跟踪研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程;研究总结湖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研究中共湖南历史。编写湖南党史、党史大事记和专门史等著作和资料,研究涉及湖南的重要党史人物生平思想和精神风范,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省委决策服务,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服务。3.征集整理中共湖南历史资料。征编党史重要文献,收集整理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文献及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和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重要文稿,收集整理重要口述历史、重要人物回忆录等党史资料,建设全省党史资料信息中心。4.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组织党史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开展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参与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建设和管理党史舆论阵地,反击历史虚无主义。5.审核涉及中共湖南历史的重要著作、文稿、书稿、照片,参与审核全省重大党史题材作品、重要展览、新建党史纪念场馆的立项和内容等。6.负责全省党史科研规划,参与组织开展国际间、省际间的党史工作协作和党史学术交流,指导党史学会(研究会)工作。7.组织指导全省党史联络工作。承担省党史联络组的日常工作,为离退休老同志从事党史工作提供服务。8.指导市州县(市、区)党史和文献工作,培训全省党史干部。9.领导湖南党史陈列馆工作。10.承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及省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主要完成“忧乐天下——湖南共产党人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跟着总书记学党史——讲好湖南红色故事”“毛泽东湖南足迹”“中央红军长征在湖南”“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旧址”“中共湖南省委工作纪事”等重点编研项目;持续做好湖南红色资源信息总库建设工作;办好全省党史部门专题培训班,提高党史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党史研究能力;发挥“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官网这一学习湖南党史便捷、高效信息平台作用,及时发布全省党史研究工作动态;做好红色资源的挖掘、史料征集和征编工作;做好党史联络组老同志下基层调研工作;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展现新作为。
三、2023年部门预算、整体支出情况
(一)2023年预算指标情况
2023年全系统预算批复数为2840.29万元,上年全系统预算批复数为2966.25万元,与上年相比今年减少了125.96万元,主要是2023年减少了项目上年结转结余预算批复数。1.基本支出2317.5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646.6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83.8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87万元。2.项目支出522.74万元。
1.2023年院本级预算批复数为1711.92万元。⑴基本支出1438.69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07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76.1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86.5万元。⑵项目支出273.23万元。
2.2023年下属二级单位湖南党史陈列馆预算批复数为1128.37万元。⑴基本支出878.8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570.6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07.6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5万元。⑵项目支出249.51万元。
(二)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23年全系统收入总计3882.04万元,支出总计3882.04万元(本年支出合计3083.38万元,年末结转结余798.66万元)。
1.院本级情况。2023年院本级收入总计1914.16万元,支出总额1914.16万元(本年支出合计1736.65万元,年末结转结余177.51万元),本年支出合计中基本支出合计1378.83万元,项目支出合计357.82万元。基本支出合计与上年相比减少了384.56万元,主要是人员经费减少,因2022年按新标准发放了2021年和2022年度奖金,且2022年是双数年,晋级晋档人数多(20多人),故2023年人员经费较2022年减少幅度较大。影响基本支出总数较上年减少幅度大;项目支出与去年相比减少了212.91万元,主要是2022年对跨年大项目《湖湘红色基因文库》进行了最终的清算,支付较大一笔项目款,2023年无此类项目支出,故2023年较2022年项目支出减少幅度大。
2.二级单位情况。2023年二级机构湖南党史陈列馆收入总计1967.88万元,支出总计1967.88万元(本年支出合计1346.73万元,年末结转结余621.15万元),本年支出合计中基本支出合计1011.88万元,项目支出合计334.85万元。基本支出合计与上年相比增加了42.47万元,主要是2022年12月物业管理服务费合同重新签订,物业管理服务费相较于以往有所增加;项目支出合计与上年相比增长 100.96万元,主要是2023年下达了博物馆免开专项以及2023年省预算内基建资金专项。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院无政府性基金预算。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我院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院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七、部门整体工作绩效情况
2023年,湖南党史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湖南省委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部署要求,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履职尽责,推动全院党员干部学悟新思想的主动性空前高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空前高涨、资政育人的意识空前高涨,党史编研、学术研讨、党史宣传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我们把党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工作做法在2024年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持续推进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
1.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院务会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开展院务会“第一议题”学习27次、理论中心组学习11次、院务会成员讲专题党课9次;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1期、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学习辅导班1期、全省党史干部专题培训班1期;按照省委主题教育四个专题学习安排,结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专题,组织开展学习研讨11次,始终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深化研究阐释。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深化党的理论和党的历史研究阐释,在湖南日报、新湘评论、学习强国等报刊媒体上推出《永葆人民至上的真理之光》《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等文章86篇,其中院长胡振荣撰写的《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百年历史经验与新时代实践要求》入选第四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两年一届),《毛泽东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确立的历史性贡献与经验启示》入选“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全省共2篇);《“五个贯通”厚植主题教育胜势》《学悟总书记湖南考察足迹中的“传家宝”》等阐释文章获中央党研院曲青山院长、王全春副院长及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批示。
3.深入调查研究。立足职能优势,从党史工作当前最需要求解决的问题难题入手,院务会成员带头领题研题,围绕党史部门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职能作用发挥、规范和改进党史学术研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青少年对党史知识认知普及、党史专业人才普遍短缺、党史联络工作经验启示等6个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带队深入永州、湘西、邵阳、娄底等市县开展调研60余人次;分类指导解决基层展陈内容不够准确、学术研讨活动不够规范等问题28个;研究制定《关于规范举办党史学术研讨活动的意见》《关于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的若干意见》等措施意见3项。
主题教育中,抽调3名干部参与省委主题教育办工作,我们注重将党史业务工作与主题教育融入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经验,受到省委学教办的肯定与宣传推介;《紧盯基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积案问题抓整改》《省委党史研究院:以党史工作优势着力服务主题教育》等文章分别在省委主题教育工作简报和官网上推介;湖南党史陈列馆把加强理论武装与讲好党史故事相结合的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二)以昂扬向上的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党史工作任务全面落实落细落地。
1.党史编研成果丰硕。始终坚持把党史工作放在省委中心大局来谋划推动,扛牢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使命担当,在出精品力作方面下功夫,完成编写编纂史料书籍25部、专项研究课题16个。
⑴做好新时代编研系列。编写推出《跟着总书记学党史——讲湖南红色故事》,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及论述的湖南人和湖南事为梳理线索,延伸拓展蕴含其中的党史故事(共165个),为干部群众学党史、悟思想提供生动读物,得到了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批示;及时记录记载新思想在湖南的火热实践,完成《中共湖南省委工作纪事(2022年卷)》《湖南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新时代新发展新成就》等4部书稿。
⑵深化百年担当编研系列。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组织全省党史研究力量征集编写《毛泽东湖南足迹》,以时间为轴线全面记载和反映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光辉足迹的历史过程,书稿历经17个月,完成书稿定稿;结合服务全省主题教育,收集整理湘籍或来湘老一辈革命家论调查研究、做调查研究的相关史事史料,完成《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书稿定稿。完成《中央红军长征在湖南》《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旧址》等编研成果;落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部署要求,全面启动我省“抗美援朝战争口述资料”“苏区法制建设与湖南”等专题资料征编。
⑶开展湖南特色编研系列。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地图(1921-2021)》,以年度历史地理底图为载体,辅以图片与文字,展现党百年奋斗史的湖南篇章;完成省重大社科基金课题《忧乐天下——湖南共产党人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追光》2本书的修改定稿工作;与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缅怀毛致用同志》;征集党史联络组成立40周年以来的做法经验,形成《党史联络工作40年》。此外,我们充分利用党史学术研讨研究成果,编辑完成《赵必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贺绿汀生平事迹研究》《农民运动与中国革命》等3部论文研究成果。
⑷着力开展课题研究。紧扣党的创新理论,紧跟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贴党史工作实际,开展“‘总书记论毛泽东’暨‘毛泽东与湖南’ 有关文献史料梳理统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元素与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湖南足迹统计与分析”“湘南起义相关遗址遗迹研究报告”等16个专项课题研究,受到晓明书记等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批示批阅,为省委决策提供党史参考。《不断深化对党内集中教育规律性认识》等2项研究课题获2023年度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2.学术研讨亮点纷呈。今年以来,围绕湖南重要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纪念节点,顺应地方党委政府需求,把学术研讨同开办展览、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为党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史鉴支撑,赋能地方经济发展。全年开展党史学术研讨活动11场(半条被子的温暖、陈赓诞辰120周年、赵必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萧劲光诞辰120周年、湘南起义革命精神、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红十八师的光辉业绩、岳北农工会成立100周年、青年毛泽东游学与调查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湘鄂川黔与乡村振兴)。
⑴组织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好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是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经中央批准,12月18日在韶山举行我省“毛泽东与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省委副书记李殿勋出席并讲话,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柴方国作主旨发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主持研讨会。面向社会征集论文120篇,64篇论文入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特邀嘉宾以及省内社科理论界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我院作为此次研讨会具体承办单位之一,从年初就及早谋划,主动向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省委宣传部作专题汇报,全过程、全流程牵头组织落实研讨会议方案策划、论文选题选定、论文征集评审、嘉宾邀请、会务组织等工作,得到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参会单位的高度认可。组织参加中央毛泽东同志纪念活动。扎实做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省论文组稿工作,通过定向约稿、重点约稿等方式,共征集论文31篇,择优选取6篇论文上报中央,入选论文2篇,成为全国唯一有2篇论文入选的省份,论文入选作者(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院长、主任钟君)受邀参加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和专题学术研讨会。
此外,结合服务主题教育、岳北农工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在衡山县、娄星区分别召开了“毛泽东与中国农村农民—岳北农工会成立100周年”“青年毛泽东游学与调查研究”2场研讨会,深切缅怀以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伟大革命精神,为毛泽东思想研究提供新史料、新视角,广泛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⑵围绕重要人物的重要纪念节点开展学术研讨。举办“陈赓生平业绩与革命精神”“奋进新时代 杨帆新航程——萧劲光生平业绩与革命精神”“贺绿汀生平思想与精神风范”等3场学术研讨会,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纪念馆展陈内容,持续优化开放服务和宣传教育功能,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与央院第四研究部联合主办“赵必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指导建设完善以赵必振研究基地为主体的红烨红色文化园,主题教育期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成为当地旅游网红打卡地。
⑶围绕重要党史事件开展学术研讨。举办“湘南起义革命精神与耒阳人民的担当奉献”学术研讨会,把与湘南起义有关的59处红色遗址、纪念场馆等,串联打造成为湘南地区独特的红色旅游路线,为带动区域发展赋能添力;在湘西龙山县举办“红十八师的光辉业绩与龙山人民的牺牲奉献”会议,研究论证了龙山为何会成为红二、六军团长征的最后出发地,红二、六军团总部为何会选择红十八师作为红军主力长征后的留守部队这两个重大问题,填补了党史研究空白和薄弱之处,成为当地宝贵的红色资源。指导郴州举办“半条被子的温暖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学术研讨会,进一步讲好党的初心故事、长征故事、革命故事;联合鄂川黔三省举办“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价值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研讨会,为革命老区建设提供史鉴支撑。
3.党史宣传特色鲜明。探索党史宣传新路径,进一步党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⑴宣传平台内容丰富。院馆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全年累计发布稿件近4000条;制作了一批党史题材短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展播视频60余条,其中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的有6条,《毛主席会见基辛格——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尽显外交智慧》点击量273万次,《毛泽东为何对一根普通竹拐爱不释手》《44天调研!33天吃住在农村!这位领导人的调研很“硬核”》2部是点击量超百万作品。
⑵主题活动反响热烈。与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跟着领袖学调查研究——学习新思想 建功新湖南”主题节目,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革命后代等宣讲调查研究故事,线上线下同步播放,网络点击量超100万次;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省内首批43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湖南党史与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联合打造精品党史课、思政课,组织湖南党史陈列馆“理好红”红色故事宣讲团,走进高校宣讲红色故事,让学党史、用党史成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和“最美和声”。与湖南师大联合开展的“开学第一课”研学活动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举办新时代新思想短视频征集、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征集、红色故事宣讲等评选比赛,社会反响良好;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党史书架”建设,选取中央和省里出版的党史学习读本共177种,以志愿服务、滚动补充等形式,在两个月内向全省86家申报单位免费配送1.6万本党史书籍,助力书香机关建设,受到广泛好评“点赞”。
⑶有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严把涉党史作品政治关史实关,审核审看《八百矿工上井岗》《烽火塘田》等涉党史题材影视文化作品,审核审读《任弼时生平业绩陈列》《陈赓生平业绩陈列方案》《淬火成钢—澧洲政治讲习所陈列内容方案》等展陈方案共40余部。指导审核《毛泽东家书》《那一年,我与毛主席》《还可以这样读毛泽东诗词》《毛泽东回湖南的故事》《韶山风物耐人思》短视频共130集登录湖南卫视,讲述毛泽东与湖南的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4.阵地建设坚实有力。发挥好湖南党史陈列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持续擦亮优势品牌、扩大影响力。
⑴加速推进基本陈列提质升级。支持省党史陈列馆提质改造。现已完成省发改委对项目的概算批复、省财政厅对项目陈列布展服务的预算批复,正在组织内容方案第4轮修改。
⑵加快提升开放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党史陈列馆共接待观众近120万人次,接待非洲葡语国家政党青年领导人考察团、香港警队考察团等团体1800多批。组织“理好红”故事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红色故事宣讲205场次。重点打造了《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等15个红色故事,组织赴西藏山南市宣讲6场次,为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入学季”“暑期档”,走进国防科技大学、明德中学、砂子塘小学等大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10余场次,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陈艳被中央宣传部评为“2023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⑶深化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指导全省红色纪念场馆进一步完善展陈内容、提升对外服务开放水平、提升教育功能,组织全省第5批党史教育基地创建,评授任弼时纪念馆、湘南起义纪念馆等28加红色纪念场馆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助力主题教育和常态长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窗口”;指导全省革命遗址遗迹树识立标300余处。
(三)以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史干部队伍
1.研究制定湖南党史工作5年规划。认真对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5年规划部署要求。按照省委领导同志的批示意见,经向部分省直单位(宣传、社科、党校等)以及市州党史部门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工作五年规划(2023——2027年)》文稿,由省委办公厅转发至各省直单位、市州党委政府等,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的党史重点工作任务。
2.加强干部人才选拔任用。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坚持用实绩考评、凭实绩用人,新录用公务员3名,提拔处级职务干部2名(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1名、综合部副处长1名),晋升职级干部6名(一级调研员1名、二级主任科员1名、三级主任科员4名);党史陈列馆晋升专业技术人员3名,副科试用期转正4名。全年组织参加培训300人次,培训基层党史干部120余人次。
3.推进支部党的建设。坚持将党史工作融入党的政治建设、融入主题教育、融入支部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院综合部被评为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院馆干部获评“全国金牌红色讲解员”等奖励奖项30余项,真正做到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八、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1.院本级。2023年度院本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基本全部完成。其中,《湖南红色资源信息库建设》项目是跨年度项目,合同约定是按实际完成工作量支付项目资金,故有资金结余,2024年我院将抓紧推进项目的开展,达成绩效目标,力争提高2024年预算执行率。
2.二级单位。二级单位湖南党史陈列馆2023年专项经费结余较多,主要是省预算内基建专项资金下达时间较晚,预计2024年使用完毕。
针对绩效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以下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绩效和责任意识,形成资金绩效思维,督促各部门按既定目标开展工作。二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结余项目资金的支出进度,同时持续关注项目产出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院绩效自评情况均按省财政厅文件精神要求,按时、保质在我院的“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网站上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
1.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3.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2024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