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奏响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创新之曲
耒阳,湘南热土,红色摇篮。近年来,耒阳深挖红色富矿,以“守根脉、活资源、育新人”为主线,让红色基因代代赓续,为“五个耒阳”建设注入磅礴精神动力。
顶层擘画固本,守正创新并举
耒阳紧扣《湖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耒阳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一核两片三带”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格局(以培兰斋湘南起义专题馆为核心,打造以梁家祠堂、石印局、枪炮局等为中心的东江片区和以伍若兰故居、伍中豪红色文化广场、伍云甫故居等为中心的金南片区,串联起湘南起义朱德进军耒阳线、国民党部队进攻耒阳线、湘南起义部队会师井冈线等革命旧址、开国将军故居等,形成三大红色文化带),划定保护红线,实施数字化建档工程,对李树一故居、李汉藩故居等32处革命遗址开展抢救性修缮。同时,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开展校地合作,编纂《钟森荣烈士文集》,征编伍中豪、谭衷等革命烈士资料,出版《耒阳红色记忆》丛书,以文载道,以史明志,让红色故事跃然纸上。
以文润心,打造红色育人新范式
耒阳首创“红色研学+”模式,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旧址。湘南起义专题馆与东江中学、欧阳海中学等共建“红色基因库”,开发情景剧《湘南烽火》《雪域名将》,演绎“菜园血战”的壮烈史诗;推出微党课《家书里的信仰》《耒水河畔的抉择》,以烈士家书、战斗遗物为媒,让青少年触摸历史温度。还与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打造历史舞台剧《有一种信仰叫贺恕》,搭建“马阜岭红色故事会”“史志大讲堂”等党史宣教平台,利用党史场馆,培养百名“红色文化志愿者”“红领巾讲解员”,使青少年之声传颂红色薪火。
文旅融合赋能,激活红色经济
耒阳以“红色+”破题,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成为“红色旗帜·潇湘火种”精品线路中的靓丽一站。湘南起义专题馆推出沉浸式展览《井冈山会师从这里出发》,运用声光电技术再现湘南起义在耒阳的高光时刻;梁氏宗祠依托VR技术,重现朱德坐镇耒阳的峥嵘岁月。同时,深挖红色非遗,将蔡伦古法造纸、敖山庙会、坛下铜锣等与红色文化结合,设计“红纸映初心”“战鼓催征程”等文创产品,让红色资源“活”在当下。2024年,耒阳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周边乡村增收逾千万元,实现精神传承与经济效益双赢。
联盟聚力,共绘红色同心圆
耒阳主动融入湘赣鄂红色文化旅游圈,与井冈山、韶山等革命圣地结成“红色联盟”,联合举办“红色研学·韶山行”“重上井冈山”等活动。连续举办湘南起义90周年和95周年学术研讨会,制作红色系列短视频“探访革命遗址·讲述红色故事”,通过“红色故事七进”等活动载体,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连续多年举办“清明祭英烈”“网上公祭”等活动,让红色文化凝聚情感认同,奏响民族大爱的家国强音。
红色耒阳,正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澎湃动能。未来,耒阳将续写“保护与利用并重、守正与创新同行”的华章,让红色血脉融入城市肌理,以文化自信照亮复兴之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耒阳力量!
(耒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谢俊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