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迹塘阻击战——老百姓捐棺葬英烈
1949年8月3日凌晨4点,马迹塘战役打响,至8月4日下午5点结束。第四野战军49军147师440团、441团、439团2000余人同国民党97军、103军3个师2万余人,在马迹塘古镇展开了生死决战,共毙敌1000余人,仇万顺等300多名解放军官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些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大部分来自东北,为了即将到来的新中国,为了中国的穷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却牺牲在桃江这个异地他乡,牺牲在这荒郊野岭,永远回不去了。
无比善良的桃江人民是最懂知恩图报的。马迹塘镇当地的乡亲们把英烈们从泥里挖出来,从乱树丛中抬出去,从血泊里背起来,摆到旷野中。他们用甘冽的清泉为烈士们的遗体沐浴;用自家最好的布料为烈士们装殓。经过清点,这次战役共牺牲解放军官兵300多名,包括三名连长。
桃江当地的乡亲们为在此次战役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们举办了一场最隆重的追悼会,以示对英烈们的敬佩和缅怀之情。留守的解放军衷心感谢乡亲们。可是,他们在怎么安葬英烈们的事上又犯了难。如果用棺材下葬,让他们一下从哪里去找300多具棺材呢?还有,这么多遗体,到底埋在什么地方?如果一个一个地挖墓穴,将会占很大一片地!
街后柳坪村四位年近花甲的孤寡老人杨守中、刘华保、张恩卫、刘善美一齐找到解放军,他们心甘情愿地把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拿出来,安葬这些英烈们!他们打心底里佩服和感激这些为解放马迹塘、解放湖南,乃至解放全中国做出伟大贡献的英烈们!负责操办丧葬的干部见老人们一片诚心,便按每副棺材40元的价格补偿他们,让老人以后再做一副。“这些孩子们是为我们丢的命,我们是自愿献出来的,不要钱。”四位老人斩钉截铁地说:“你们马上派人到我们屋里去抬棺材吧!”
四位孤寡老人的义举感动了众多乡亲,马迹塘镇不过百十户商铺的居民,就把存放在关帝庙和刘氏宗堂的50多副杉木棺材,全部捐了出来!镇周围的几个村都发动起来了,不到半天,就抬来上百副棺材。可是,死难的烈士有300多名,还差200多副,怎么办呢?
马迹塘镇的乡亲们给解放军烈士捐献棺材的事迅速传遍了远近乡镇,附近的游河坪、粟家村等村庄,甚至20多里外武潭镇的乡亲们也抬来了棺材。由于所需棺材还是少了,于是,远近村庄和屋场都行动起来,有的把为老人准备的寿木献了出来,有的掀下了床铺的床板,有的撬出了阁楼的楼板,有的除了留下大门,将其他房门都卸了下来。一刻不停,又组织一群能工巧匠,把这些木料、木板和门板,打制成了棺材,装殓好了英烈们。
在最为隆重的追悼会结束后,村民以黄栗洑、肖家湾、伍家仑、大枫树下几个重要战场为中心,就地安葬了这300多名英烈。他们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英雄事迹将永垂不朽!而善良淳朴的桃江人民也将永远铭记这些英烈们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