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樵:卖凉茶补贴家用
刘春樵出身农民,从土改队员干起,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历任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0年,刘春樵赴京参加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会议上,邓小平提出干部要逐步实现年轻化,并说:“今天我讲的,有些老同志可能听了不高兴”。但刘春樵听了之后很高兴,他说:“我那个时候马上到60岁,也不想干了,回家当农民好些。”
回到湖南,刘春樵向省委提出,希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他的一位老同事后来回忆说,在当时,刘春樵应该是湖南首批自己提出退下来的领导之一。
1983年,刘春樵离休。按照相关规定,他退下来以后可以享受到副省级离休干部待遇,在省委大院里可以拥有一套住宅,配备专车和专职秘书。但刘春樵已改谢绝,“省里我住不惯,我还是跟农民住在一起舒服”,“秘书也不需要,到了乡下,专车也不需要了”。于是,他带着根据政策发给他的退休费、安家费和省里的特别补助共2800元,回到了老家蔡家岗,当起了农民。
离休时,刘春樵的工资是74.5元一个月,这是一家全部的收入。除了大儿子当兵,家里一共有3个孩子要上学、要吃饭。刘春樵的经济情况顿时紧张起来,只好养猪补贴家用。
1984年,刘春樵的小儿子刘平清突发急性阑尾炎。当时,刘春樵在外办事,妻子在家凑不出住院费,后来医院领导得知病人是昔日中央委员刘春樵的儿子后,才暂免费用给刘平清开了刀。
此事使刘春樵大为感动,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想新的赚钱办法。刘春樵发现镇中学和镇电影院毗邻,流动人员多,于是决定在镇中学的山坡下面摆一个凉茶亭。
刘春樵的凉茶很简单,分为凉白开水和凉茶水,两分钱一杯。摆茶摊要一直坐在那里不动,刘春樵不习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妻子,妻子有事时他才去替换。守摊时,刘春樵就安安静静地坐在茶摊后,也不吆喝,喝茶的人喝完一杯,放下几枚硬币,他就捡起来收好。
当时,刘春樵的茶摊一个月能收入将近50元钱,而成本也就几块钱。对于刘春樵来说,摆茶摊的最大目的达到了。镇中学旁边小店里的以为老人说,刘春樵摆茶摊时,大家也就不觉得他是大官了。
昔日的大官摆茶摊,镇里的人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新鲜事,“在当时我们看来,老刘是个大官,但是好像他本来就是镇上的一个人,他摆茶摊,我们渴了就去喝。”当时镇中学的校长赵昌协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