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史研究院开展“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3月7日,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省委党史研究院组织全院女干部职工开展了“党史巾帼心向党 团结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副院长、一级巡视员王小平率队参加。
首站是参观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馆。该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公园,以“只要主义真”为核心主题,通过实物、展品、图片、多媒体、创作画、互动场景等全方位展示建党一百多年来衡阳的光辉历史与奋斗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聆听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仔细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被衡阳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从“只要主义真”中感悟到了思想伟力,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了奋进力量。
下午,院机关及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女干部职工们走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衡阳西渡镇梅花村,与梅花村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村支书介绍了近年来梅花村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兴村、产业强村、文化活村、环境美村“四村战略”,成功打造出宜居宜业的“梅花模式”。王小平指出,衡阳县是国家民政部认定的“湖南革命老区”,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诞生和走出了夏明翰、朱少连、夏明震、刘惕庄、刘道衡、杨鹤云、朱克敏、肖觉先、戴今吾、夏明衡、廖兆凤等一大批革命先驱,蕴藏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富矿”。梅花村要借助县内丰富红色资源的优势,做好“红色+绿色”的结合文章。双方就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党史部门的女干部职工们纷纷为乡村发展贡献党史智慧。座谈交流后,开展了健步走活动。大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迈着矫健的步伐,沿着梅花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道路阔步前行,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果和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
最后一站是“心社1921”红色文化思想教育基地。这里是一处集红色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承载着衡阳红色记忆与文化底蕴的地方。基地内有全息光影装置艺术场景,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心社”的发展历程;妆造社、“心社有礼”、“心社”沙龙等文旅活动,提供了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大家对基地创新党史教育形式、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场景的做法赞不绝口,表示将把衡阳的宝贵经验带回去,应用到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此次活动,让全院女干部职工度过了一个充实愉快、富有意义的节日。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绽放光彩,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贡献巾帼力量。
省委党史研究院工会、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等有关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
(机关妇工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