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承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贯彻成效的重要一年。全省党史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湖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会会议部署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党史研究、著作编写、宣传教育、资料征集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湖南党史研究高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史鉴支撑和精神力量。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筑牢思想根基,持续深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读书班、研讨班、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理论学习不断走深走实。深化研究阐释。充分发挥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机构职能作用,围绕学习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湖南厚重革命文(化”“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专题研究,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和阐释文章。加强资政服务。紧扣省委中心大局,聚焦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现实关切问题,围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等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参考。
扛牢主责主业,压茬推进党史征编研究。党史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看党史研究水平高不高,成果多不多。必须始终把打造精品力作作为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把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到“征、编、研”各个环节。全面启动基本著作编写。按照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统一部署安排,把握党史分期和时间节点,一体推进新时期以来全省党史基本著作编写工作。深入推进专题研究。围绕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开展“党的创建与湖南”“湖南工人运动”“湖南农民运动”等专题研究,推出“红二、六军团长征在湖南”“苏区法制建设与湖南”等专项研究成果。做好新时代征编记载。即时记载湖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编辑出版《中共湖南省委工作纪事(2024年卷)》;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专题资料的征集整理。各市州要围绕当地工作部署,结合本地特色,开展专题资料征编,总结记载好年度地方党委工作纪事、大事记等。办好纪念研讨活动。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纪念活动;围绕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八路军南下支队入湘80周年以及蔡和森、向警予、左权等重要党史事件人物纪念节点,共同策划主题、举办学术研讨,进一步推动党史研究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服务担当,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主动加强与宣传、组织部门的协同联动,围绕落实条例所规定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跟进做好“我的韶山行”红色资源利用服务。继续配合做好研学路线、参观展览、课程设计等内容的史实把关,充实研学内容,协同打造精品课程;集成利用研学课程内容,链接研学线路中的相关红色资源,适时编写推出红色教育主题出版物。持续提升党史宣教效应。发挥“理好红”湖南红色故事宣讲团作用,持续开展“党史思政课”“开学第一课”等活动;用好《新湘评论》《湘潮》以及市州党报、电视台等媒体资源,围绕抗战中的湖南英烈等主题,开辟办好专题专栏;加快构建党史融媒体传播矩阵,不断创新载体方式和表现形式,策划推出一批产生“破圈效应”的融媒体产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湖南故事。
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提升党史阵地建管水平。以深度指导、深入支持、严格管理为导向,助推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提质拓展。完成湖南党史展览馆陈列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布展施工进度,统筹推进展陈方案报审备案、讲解词撰写、文物征集复制等,尽快实现重新对外开放;以恢复开馆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持续巩固并提升“有档次、有体量、有特色”的口碑声誉。完善党史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健全动态管理运行机制,坚决杜绝创建达标行为;支持指导有关红色纪念场馆进一步规范展陈内容,完善服务功能。严格审核审读。按照“凡报必审、凡审必严”的工作要求,做好报审的涉党史题材文章书稿、展览展陈内容、影视文化作品等的审核审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防范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和错误言论。
广泛协同联动,深化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会议关于党史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整合党史资源和优势力量,推动党史资源集成共享与工作效能倍增。探索建立以注重业务研究为鲜明导向的干部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把研究成果、项目攻关、重点任务同评优评先、锻炼选用干部结合起来;加强短视频制作培训,进一步破解专业人才短缺瓶颈制约;做好干部选训、培训、参训工作,提升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积极推进党史联络组及学会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各级党史联络组力量,推动完善党史联络工作规范,进一步健全党史联络组运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探索省党史学会、党史人物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研究会有效协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激发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活力。持续加强同宣传、组织、党校、高校、文旅、方志档案等部门机构的协同合作,联合开展党史学术研讨、重点课题研究、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推动理论阐发、党史基础研究、资政服务、成果转化形成“一盘棋”。
改革创新是推动引领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发出了湖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创新没有局外人,改革没有旁观者。党史部门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既通过发挥自身职能为汇聚改革智慧、营造改革氛围贡献力量,又主动谋划推进党史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提高站位、把准定位。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准确把握党史工作的价值作用、属性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才能为党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要提升党史工作事关全局意义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强调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学习运用党史与推进党的事业、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之间的关系。作为党史工作者,决不能妄自菲薄,以“冷部门”“二线干部”等老观念自居,要从党史工作事关为党“传经布道”,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党史工作的价值意义所在,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把准党史部门是政治机关的职能定位。政治属性是党史工作的根本属性。必须始终坚持党史姓党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始终坚持党性、政治性、科学性相统一,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用党史讲好政治、用政治检验成效,确保党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认清党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全社会对学党史用党史的需求和热情不断高涨,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又对党史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要善于摆脱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以系统思维深化史实挖掘与理论阐释,以数字融合重塑党史传播范式,更好回应和满足社会期待。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党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更是党史部门实现自身工作价值的重要途径。要找准党史部门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真正做到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坚定不移谋主业。高质量完成省委交办的编研项目、学术研讨等重点任务,创新做好党史宣传,严格做好涉党史题材内容审核等各方面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历史支撑。尽心竭力当参谋。找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围绕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做出的重要部署,紧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决策部署落实中的阻碍、形势变化带来的风险,注重从党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总结历史经验智慧,推出可参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培根铸魂聚共识。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把我们党从谋划“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讲清楚,把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讲明白,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道理讲透彻,激发群众首创精神,凝聚改革创新磅礴伟力。
提质增效、创新路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改革创新中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干部的创新活力;健全上下贯通、左右互通、内外沟通的协同联动机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建成全方位开放的党史工作格局;改进重大项目管理、党史题材作品审核把关、联络工作服务保障机制,实现职能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运行管理更加协调高效。创新叙事表达。聚焦干部群众的思想理论关切,以小切口、大主题、家常话开展生动深入的宣传宣讲;坚持按照历史本来面貌写史与站在时代高度写史相结合,又充分考虑受众特点和传播效果,编写出更多让党员干部读得懂、学得进的党史基本著作和通俗读物,提供更多权威、准确、生动的党史内容。创新实践载体。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党史宣传教育体验,在党史纪念场馆、党史教育基地等运用3D模拟、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虚拟主播等新兴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场景;拓展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短视频应用等平台,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让党史学习教育受众更广泛、成效更显著。
落细落小、力行见效。从大处着眼、向实处用力,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保证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构建责任传导体系。在部署工作尤其是编写党史基本著作、开展党史事件人物纪念研讨活动过程中,明确任务分工,点明时序进度,确保责任层层传导、落实到位。比如党史基本著作编写就要把握落实好资料征集、书稿编纂、征求意见、校核审读等各环节工作职责,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加大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党史舆情信息处置、著作编研及研究课题项目等的跟踪指导力度,定期开展调度协商,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进度滞后、资源分散等问题,切实提升执行效率,保持步调一致;把任务完成情况与业务评估、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干部评优评先等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本文根据作者在全省党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编整理)
来源:(《湘潮》202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