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国珍:湖湘文化的源与流及其现代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中国传统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
湖南精神:忠诚 担当 求是 图强
担当:湖湘之特质
忠诚:湖湘之核心
求是:湖湘之精髓
图强:湖湘之追求
一、湖湘文化的定义与概貌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1.湖湘文化的定义
从时间看:一种历史文化
唐宋以来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
唐宋以前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
荆楚文化
从空间看:湖南地区的区域文化
公元764年(唐朝广德二年)设湖南观察使,始有湖南之称。湖南因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又因湘江贯穿其间,合称为湖湘。
湖湘文化的定义
唐宋以来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
实物标志:公元976年岳麓书院的建立
2.湖湘文化的概貌
湖湘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A.湖湘文化中的器物文化
器物文化:红色经典、历史遗产、自然风光
第一,红色经典
湖南是革命起源地,革命纪念地非常多,主要有:毛泽东故居(韶山)、刘少奇故居(宁乡)、胡耀邦故居(浏阳)、彭德怀故居(湘潭)、贺龙故居(桑植)、罗荣桓故居(衡东)
第二,历史遗产
长沙: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衡阳)、岳阳楼(岳阳)、南岳衡山、炎帝陵(炎陵县)、舜帝陵(宁远县)、马王堆汉墓、贾谊故居、柳公祠、曾国藩故居
第三,自然风光
张家界、凤凰古城、东江湖(郴州)、莨山(新宁)、桃花源(桃源县)
到湖南要见四老:
老人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的伟大品德。
老祖宗:炎舜二帝,炎帝发明农耕,舜帝是道德的始祖。
老太婆:辛追夫人,湘女的美丽多情
老百姓:人民情怀
到湖南要四洗:
到韶山洗脑:学习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到南岳洗心:佛教教人从善;道教教人乐于助人。
到监狱洗面:重新做人
到张家界洗肺:吸收新鲜空气。
B.制度文化
民间的乡规民约
社会的风俗习惯
官方的典章制度
C.观念文化
《湖湘文库》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周敦颐: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
{Ky:PAGE}
二、湖湘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1.湖湘文化的分期
2.早期湖湘文化
3.近代湖湘文化
1.湖湘文化分期问题
前湖湘文化(唐宋以前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
早期湖湘文化(唐宋时期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近代湖湘文化(鸦片战争到1949年之间的湖湘历史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第二高峰)
当代湖湘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地区的文化)
2.早期湖湘文化
第一,早期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
湖湘文化的开山祖:周敦颐,湖南道州人(今湖南道县人)道学是湖湘文化的直接源头。(吾道南来原来濂溪一脉)
湖湘文化的奠基人:胡安国及其三子,福建崇安人
早期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张栻,四川绵竹人
第二,早期湖湘文化的主要观点
道学思想
阴阳对立的矛盾观
“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的理欲观
提倡力行的知行观
“留心经济之学
A.道学思想
“道”是世界的本源:天道(自然规律)、人道(社会规律)
“性”是主宰世界一切的:人心正,则天地正,万物由此而昌,国家由此而治。
B.阴阳对立的矛盾观
阴阳对立
互相转换
发展运动
C.“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的理欲观
程朱理学:禁欲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人欲同体异用
天理节度人欲
D.提倡力行致用的知行观
中国哲学史上两大流派:
知难行易(做起来容易,知根知底难)
知易行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湖湖学派独树一帜:知行统一论
从知到行的五个环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
博学:广泛地猎取知识、积累知识
审问:善于提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慎思:认真思考,从中发现规律
明辨:明辨是非,分清黑白
力行:尊重实践,重视实效
E.留心经济之学
经济学:不是今天的经济学,而是经邦治国之道
主要特点:反对空谈,善于把学问转化为治国方略
第三,早期湖湘文化的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湖南人有所作为的文化基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3.近代湖湘文化
第一,近代湖湘文化形成高潮的背景
中国近代湖南:矛盾体
一方面:经济比较落后(没有大企业,大企业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
另一方面:文化发达
政治变革的前沿
新旧思想交锋的战场
军政人才和思想家——一批思想家(王船山,魏源等)一伙“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一群民主斗士(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禹之谟等)
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等)
第二,近代湖湘文化的主要内容或特点
A.哲理思维与诗人才情的有机统一
哲理思维兴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来求索
哲理思维能力:探索世界的大本大源,把握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规律;确立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
既是伟大思想家,又是杰出的诗人
诗词既充满哲理,又极富浪漫才调
作品既有深刻的道理,又极具文彩
既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杰出的诗人
王船山: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
毛泽东:大量地著书立书,创立毛泽东思想,又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诗人。
诗词既充满哲理,又极富浪漫情调
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品既有深刻的道理又极具文彩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对革命高潮到来的分析: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B.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和力行践履的道德修养
魏 源: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
王船山:知行相资以为用。
曾国藩: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左宗棠: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
王船山:分人禽界,立天地心。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毛泽东: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有利于人民的人。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曾国藩的“八本”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C.“气化日新”的革新思想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魏源: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故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
曾国藩:洋务运动
谭嗣同:血洒菜市口
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D.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体参政意识
忧患意识:治乱兴国之道
魏源:书生参政,经邦治国
曾国藩:内圣外王,经营天下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谭嗣同:霸王经世之学
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近代五代群体
既有个体奋斗,又注意发挥群体优势
近代五代群体
第一代:以两江总督陶澍为首,包括贺长龄(云贵总督)、魏源。
第二代:以曾国藩为首,包括左宗棠、胡林翼等湘军将领。
第三代: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包括熊希龄、唐才常等。
第四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以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等为代表
第五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
E.运筹帷幄,平治天下的军政谋略
从政愿望:经文略武
从政能力:南征北战
从政成就:军政人才
从政学问:经邦治国
军政人才辈出
湘军时期:
军机大学士:曾国藩、左宗棠二人
兵部尚书:彭学麟
总督、巡抚:29人
布政使、提督、总兵、参将、副将、州府道员不计其数。
旧民主革命时期:黄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共产党第一届至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共产生中央委员(包括候补委员)1914位,其中湖南人物171多位(其中湘籍133多人)。遵义会议20名代表中有5名湖南人物: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李富春、李卓然。在中共七大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中,五大书记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位湖南人,13名政治局委员中湘籍5名,44名中央委员中湘籍13名,33名中央候补委员中湘籍10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元帅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位湘籍,十员大将有粟裕、陈赓、萧劲光、黄克诚、谭政、许光达6位湘籍;1965年以前授衔的57名上将有湘籍19名,177名中将有湘籍45名,1359名少将有湘籍129名。中央军委1989年、1992年确定的中国当代军事家36人,其中湘籍15位。即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段德昌、曾中生、蔡申熙、左权、黄公略。也可以说,这15位军事家是1位统帅、3位元帅、6位大将和5位先烈。后来又有何长工、王震、杨得志、李聚奎、耿飚等名将逝世时,中央亦称其为军事家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63名领导成员中,湘籍有11名,毛泽东任主席,刘少奇任副主席,林伯渠任秘书长。政务院的16名政务委员中湘籍有4名,即谢觉哉、滕代远、李立三、李富春,还有李维汉任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毛泽东,秘书长李维汉。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院检察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28名领导成员中湘籍有8名,其中毛泽东任主席,刘少奇、彭德怀、程潜、贺龙、罗荣桓任副主席。1949年至197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含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2位(毛泽东、刘少奇),副主席的1位(刘少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位(刘少奇),副委员长5位(林伯渠、罗荣桓、李维汉、程潜、蔡畅),副总理6位(彭德怀、贺龙、李富春、谭震林、陶铸、王震);全国政协主席1位(毛泽东),副主席3位(李维汉、滕代远、谢觉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2位(谢觉哉、江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位(罗荣桓)。全国人大常委会,湘籍委员长、副委员长有15人,常务委员会委员70多人。全国政协,湘籍主席、副主席有13人,常委有近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个最高领导职务: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都曾由湖南人物担任过。
第三,近代湖湘文化的评价
陈独秀:欢迎湖南人的精神
陈独秀说: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杨度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这种奋斗精神,却不是杨度说大话,确实可以拿历史作证明。二百几十年前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的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硬仗”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险,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病率领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仗,他们是何等坚毅不拔的军人。我们欢迎湖南人的精神,是欢迎他们的奋斗精神,欢迎他们造的桥,比王船山曾国藩所造的桥还要宏伟精美得多。
{Ky:PAGE}
三、湖湘文化的吸收与弘扬
湖湘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沉重的包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总的原则是毛泽东所说: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吸取其精华,踢除其糟粕。
1.弘扬湖湘文化中的创新传统
齐鲁文化:山东山西
中原文化: 河南河北
秦陇文化: 陕西甘肃
吴越文化: 江浙福建
巴蜀文化: 四川云贵
岭南文化: 广东广西
三晋文化: 山西
湖湘文化:采众家之长,纳三湘四水之灵气。
齐鲁文化
(1)讲究礼义廉耻;
(2)追求完美人格;
(3)提倡忠诚爱国;
(4)推崇勇敢务实;
(5)官本位意识浓厚;
(6)商业意识淡薄;
(7)契约观念缺乏。
巴蜀文化
(1)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2)兼容并包,渴求开放;
(3)追求和谐,讲究休闲;
(4)传承文明,积淀丰厚。
秦陇文化
勇于征服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
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
与人为善的宽厚待人精神兼收并蓄的接纳宽容精神。
吴越文化
“善进取,急图利”的功利主义色彩;
“崇尚柔慧、厚于洋味”的人文关怀;
具有深广的大众化倾向;
顽强的生命力与开拓冒险的精神
岭南文化
(1)开放与兼容;
(2)重商与务实;
(3)开拓与创新。
三晋文化
勤俭;
爱国;
忠义;
重民;
创造
毛泽东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教条主义的斗争
对中国革命独创性贡献
受湖湘文化的影响
认真思考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表现在经济上
根子在思想上
别人思考的重点是哪些政策还没有充分利用
我们思考的重点是哪些政策不能利用
归根到底: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2.弘扬湖湘文化中的经世致用传统
世界上四种类型的人:
说了就干,以美国人为代表;
干了再说,以为德国人代表;
干了也不说,以日本人为代表;
说了也不干,以一部分中国人为代表。
湖南人的性格
勇武刚毅:勇于献身
经世务实:实实在在
创新求变:敢为人先
倔强霸蛮:固执坚定
任侠负气:打抱不平
矢志爱国:热爱祖国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的性格的新要求
竞争观念(斗争观念)
契约观念(我行我素)
合作观念(互相拆台)
妥协观念(一拼到底)
双赢观念(你死我活)
科学观念(一味霸蛮)
继承经世致用传统要反对两种倾向
3.弘扬湖湘文化中的开放传统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海纳百川,为我所用
防止:第一,资金外流;第二,人才外流:孔雀东面飞,离楚方为才
4.弘扬湖湘文化中的发挥群体优势传统
湖湘文化的辉煌:
离不开湖南人民的努力
离不开在外地的湖南人的努力
离不开在湖南的外地人的努力
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
防止:内耗的问题。
5.弘扬湖湘文化中重视教育和教化的传统
湖南人重视教育事业(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一,古代还有潭洲书院、石鼓书院)
湖南人重视儿女的教育
湖南人重视道德的力量
湖南人重视广纳人才
存在的问题
教育投入不够
子女教育问题
道德约束力下降的问题
四、湖湘文化的批判与创新
第一,克服湖湘文化中的军政文化色彩和忽视经济问题的倾向
具体表现
政治上热情极高
官本意识比较浓
军政人才较集中
容易出政治经验
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克服湖湘文化中的农业文化色彩和保守倾向具体表现
思维僵化
易于满足
自视清高
第三,克服湖湘文化中的内陆文化色彩和封闭倾向具体表现
民风强悍
脾气倔强
思想偏急
易于极端
结束语
湖湘文化的前天和昨天是辉煌的;湖湘文化的今天和未来充满希望。随着湖南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湖湘文化一定能够重放光芒,湖南的人才群体一定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推动湖南历史,推动中国历史,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