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初:精神之“钙”不可缺
一、何为精神之“钙”
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之“钙”的论述,我想起一个小故事: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一次到导弹部队参观,见到洲际导弹就伸手去触摸和拥抱,还热泪盈眶地说:“老兄,多亏有你,我在联合国才能说点硬话,你是中华民族的钙啊!”看来,触摸和拥抱有助于我们理解精神之“钙”。
首先,触摸一下“钙”。
钙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Ca,银白色晶体。动物的骨骼、蛤壳、蛋壳中都含有碳酸钙。它的化合物在工业、建筑工程和医药上用途很大。
钙也是一种生命元素。钙是人的骨骼、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激素释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健康成人体内钙总量约为1000~1200克,约占体重的1.5%~2.0%。人体中钙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康。
接着,触摸一下“精神”。
精神,是同物质相对应的哲学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有过风趣地表述:“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的确,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永不过时的哲学命题。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精神,又是一种生命特征。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卜列》中说:“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人的精气、元神、神情、意志等等,统称“精气神”。推而广之,我们常常形容一匹战马有精神,哨所旁的那颗小白杨有精神。
精神,还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源泉。它具有极大的能动性和对物质的反作用,通过社会实践,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毛主席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拿破仑也说:刀枪和思想是世界上“两种强大的力量”,而“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拿破仑还曾夸下海口:给我足够的奖章,我可以征服整个世界。这足见精神的作用和魅力。难怪有诗人说:人活天地间,唯能与辽阔苍穹相媲美的是精神。
然后,触摸一下“精神之‘钙’”。
谈起精神之“钙”,权威而完整的表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他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以后,他又多次阐述这个问题。当我们触摸“精神之‘钙’”时,会发现它至少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从地位来讲,具有决定性。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意在告诉我们,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左右人的灵魂,激发人的斗志,指导人的行动,是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的金按扭。有了这种精神之“钙”,当年的陈望道可以一边翻译《共产党宣言》,一边蘸着墨汁吃掉棕子,嘴里还告诉妈妈“够甜,够甜的了”。有了这种精神之“钙”,杨善洲从地委书记退下来后,可以坚守荒山22年,带领群众种下6万亩山林。
二是从作用来讲,具有支撑性。身体之钙,构成人的脊椎等;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立天地之间,铸成了伟大时代的巍峨群峰:孔繁森援藏济困,伏枥脊壤;马恭志身残志坚,传播文化;任长霞秉持正义,浩气凛然。就像人体里的钙是生命的重要元素一样,理想信念能支撑人的精神世界,与学习结合产生智慧,与劳动结合产生财富,与创新结合产生发明,在饥寒的年代里创造温饱,在温饱的年代里创造小康,在离乱的年代里创造安定,在安定的年代里创造繁荣。
三是从衡量标准来讲,具有客观性。精神缺不缺钙,有客观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月新进中委研讨班上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四个能否”,就是衡量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坚不坚定,精神上缺不缺钙的客观标准。
四是从要求来讲,具有常补性。同人体中的钙具有挥发性一样,精神之“钙”也会悄悄流失。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同身体需要补钙一样,强固理想信念之“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矛盾斗争十分尖锐复杂,共产党人时刻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所有这些,理想信念犹如燧石,要保其光、灼其焰,须用心擦拭、经常砥砺,才能耐得住烈火淬炼而永葆本色。衡阳破坏选举案警示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必须常补精神之“钙”。
{Ky:PAGE}
二、精神缺“钙”会怎么样
从医学的角度讲,孩子缺钙,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智力,产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等;成年人缺钙,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经常腰酸背疼、四肢乏力;中老年人缺钙,容易造成骨折,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等。
人的精神上缺“钙”,更加可怕,甚至会给自身和民族造成损失和灾难。南宋奸臣秦桧缺“钙”,在金兵大举入侵、徽宗被掠、国事艰难之时,竟然残害忠良,阻止抗金,割地求和,纳贡称臣,导致抗金事业功败垂成,宋室江山危在旦夕。民国初期的袁世凯缺“钙”,承认日本二十一条,出卖中国主权,屈膝求和,极尽奴颜婢膝软骨头之能事,制造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抗战时期的汪精卫缺“钙”,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之时,投敌卖国,竟然在中国同胞的尸骨上充当傀儡,心安理得地做起汉奸“国民政府主席”的美梦。
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共产党人缺“钙”会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入木三分地指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精神缺“钙”,其结果就是“一病四症状”。
“一病”,就是会得软骨病。观今日之现实,在共产党人的队伍中,求神拜佛、讲究风水,“不问苍生问鬼神”者有之;以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以攻击、讥讽为“时尚”者有之;以“裸官”为荣,把配偶子女移居海外,资产存洋银行,给自己“留后路”者有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冷漠,心为物役,及时行乐者也有之。这些人由于精神上缺“钙”,便丧失了底气,成了一堆软骨。
症状之一:政治上变质。通俗地说就是丢魂。山有山魂,海有海魂,政党有党魂,民族有族魂。当年毛主席讲,酸菜里面出政治,苹果树下出精神,长征路上看平等,进京赶考看成绩,这些都是我们的魂。前苏联把党魂丢了,否定列宁、斯大林,所以解体。一个共产党人如果理想滑坡、信念动摇,也会丢魂,就会挡不住权利的诱惑,买官鬻爵;挡不住名利的诱惑,沽名钓誉;挡不住奉承的诱惑,忘乎所以;挡不住馋言的诱惑,封官许愿,等等。这些诱惑犹如污浊暗流,无不冲击、沾污、腐蚀着人的灵魂。因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悔恨交加地承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旦放松了思想改造,人生观、世界观这个总开关一旦出现毛病,就百魔缠身,由人变鬼。”
症状之二:经济上贪婪。没有宗旨意识,就会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没有精神支柱,肯定会去捞好处。在这些人看来,“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李真在剖析其犯罪根源时写道:“我对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认为与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万物皆空,不如权力在握时及早作经济准备,如有不测也万无一失。”因受贿、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死缓的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作了这样的自我反省:“我在台上讲的和与下面做的不是一回事。对人家讲马列主义,对自己却采取自由主义。思想觉悟越来越低,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差,最根本的是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正是由于他们精神上缺钙,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才导致经济上贪婪,走上不归路。
症状之三:道德上堕落。唯精神之“钙”可支撑起大德大爱。无数事实表明,缺“钙”的人都缺德,甚至没有起码的“官德”。才不高,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曾经是一个勤奋的人,但由于精神缺“钙”,道德底线一触即溃,连赴昆明参加中央召开的会议期间,都敢悄悄溜到千里之外的深圳去见小情人,最后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症状之四:生活上腐化。精神缺“钙”者,心灵得不到净化,必然放纵自己,导致奢靡腐化。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奢侈本身是所有灾祸中最大的灾祸。”奢靡之风腐蚀国家德政,侵蚀民族风骨,摧毁人的精神意志。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思想堕落后,生活腐化、迷恋女色,神魂颠倒在石榴裙下,伙同情妇疯狂攫取钱财,大肆收受款物。成克杰在反省自己走向腐化、晚节不保时总结三点教训:骄傲自满,不谦虚谨慎;放松警惕,忽视世界观的改造;及时行乐思想作怪,丢失了共产党员的本质。近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生活腐化,在网上陆续曝出不雅视频,如雷政富之流。这些人之所以经不起诱惑、自甘堕落、走向腐化,归根结底,还是精神上缺“钙”。
综上所述,精神之“钙”缺不得,缺了务必补。须知,那“一病四症状”是要致命的。
三、怎样补精神之“钙”
打开报纸电视,我们时常会看到补钙的广告,大有唤起民众一补而后快之势。中国人看重健康的身体,千万不能缺钙,因为我们忍受过“东亚病夫”的屈辱。其实,精神上的补“钙”也被中国历代仁人志士所重视。“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历朝历代长食不废的补钙剂,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崇尚民族气节、富有铮铮铁骨的中国人。那么,怎样给精神补“钙”呢?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我领悟到至少有以下五种补法:
一是理论自信的“阳光疗法”。
阳光是个好东西,受阳光的照耀,人体内的维生素D3就会被激活,就会促进骨质对钙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这就是“阳光疗法”。同理,精神上补“钙”也要晒太阳,这个阳光就是理论武装。思想富则国必富,理论强则党必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列主义是补“钙”的阳光,毛泽东思想是补“钙”的阳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我们补“钙”的阳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并且深刻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不朽价值。他还引用小平同志的话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作为共产党人,作为湖南人,我们可以手拍胸膛想一想,这些活的灵魂难道不是补精神之“钙”最好的阳光吗!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首歌词:《韶山,我永远的迷恋》,有那么几句:总是梦绕魂牵,总是流连忘返,每来一回都是一回洗礼,每到一次都是一次震撼。这首词谱曲后,多次作为省电视文艺晚会的主打歌,至今还在毛泽东广场广为传唱。我们永远不能忘怀,毛主席以民族英雄那独立自主的气概和豪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们永远不能忘怀,毛主席以实事求是的勇气和睿智,奋力开辟着中国道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毛主席以无私无畏的忠诚和担当,培育和践行着中国精神;我们永远不能忘怀,毛主席以群众路线的感召和引领,极大地凝聚起中国力量。作为毛主席家乡人,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当做我们永远补“钙”的阳光。
二是文化自觉的“基因疗法”。
民族的基因在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积淀了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和明天都将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现在,国内出现的“国学热”,国外出现的 “孔子热”等等,印证了罗素的这一见地。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等等,无不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都是很好的文化补“钙”基因。
优秀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岳麓那一座学府,到船山那一间草堂;从汨罗那一条骚江,到岳阳那一座名楼;从周敦颐那一朵莲花,到谭嗣同那一腔热血;从蔡伦那一张黄纸,到隆平那一粒稻种;从韶山那一轮红日,到望城那一张笑脸;从橘子洲那一声仰天长问,到中国梦那一部湖南篇章等等,无不充分彰显出优秀湖湘文化的积淀、传承和迸发。这些文化基因都是补“钙”的良方。
{Ky:PAGE}
三是历史镜鉴的“营养疗法”。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参观,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他先后还在多种场合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还指出,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史、国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这就告诉我们,补精神之“钙”应该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必须用好这种营养剂,读好这部教科书,上好这门必修课。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有过辉煌,也历经苦难。历史是镜子和灯塔,掌握其中蕴藏的规律,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读历史,有两句话既耳熟能详,又特别值得琢磨。第一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要知规律、行大道、走正道,就必须先治史修史、先懂得历史。第二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不仅枪杆子可以做到,笔杆子也可以做到,就是把其历史进行重写,进行颠覆。
共产党人补精神之“钙”固然离不开党史的营养。只有学好党史,我们才能真正记住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才能从中领悟“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领悟“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进取精神,领悟“人间正道”的沧桑巨变,领悟“谁主沉浮"的坚定自信,领悟“她在丛中笑”的无私乐观,领悟“闲庭信步”的怡然洒脱,才能真正汲取“补钙”的最好营养。
四是除弊祛垢的“排毒疗法”。
人体内有毒素存在。当我们呼吸、流汗甚至排泄时,其实都是身体在自主进行排毒。同理,人的精神上也免不了有毒素存在。俄国作家契诃夫有言:“蚜虫吃青草锈吃铁。”吏治败坏、作风不正,会如蚜虫与锈一般蚕食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一旦恣意蔓延,势必滋生党内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这都是精神上的毒素,我们要用整风的办法,除弊祛垢“排排毒”,通过排毒补充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当年重点推荐的“四个人”和“一把扫帚”。四个人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老愚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对照这四面明镜,就能找到自己的差距,从而自觉正衣冠,这是自我照镜排毒法。那一把扫帚,当然不是鸡毛掸子。毛主席讲:“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正如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他还多次提出,经过整风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可见,这把扫帚就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是要红红脸、整整风的,这就是洗澡治病排毒法。
五是躬行实践的“劳动疗法”。
外因进补,不如内因自补。靠实践、靠劳动、靠激活内力、靠自身修复、靠自体产生钙元素,这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实践是最好的保健,劳动是最好的医师。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汗腺分泌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自我保健、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勤劳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要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去成就梦想、造福人民;同时,也要靠劳动给身体和精神补“钙”,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