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研究>研究成果

湘南起义的独特贡献及意义——纪念湘南起义 90 周年

2018-08-30 13:02:24  来源:省委党史研究室 

  庄超

  

  湘南起义军指挥部旧址

 

  2018年,是湘南起义90周年。在湘南起义中,湘南老区人民不惜流血牺牲,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湘南老区英勇战斗,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立下了永载青史的功勋,他们的光辉形象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湘南地区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源地,这里有雄厚的共产党组织、农运骨干和工农武装基础,成为了党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最早确定开展武装斗争进行武装割据的地方

  湘南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湘南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852年,太平军从广西进入湘南,响应参军的人数达五六万;辛亥革命时期,众多湘南有志之士积极参加华兴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大力开展革命运动;1914年,为反对袁世凯称帝,李国柱在郴州组织了一支反袁力量,不到半月,起义军占领了桂阳、宜章、永兴、耒阳等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湘南各县党的组织相继建立,在中共湘南特委领导下,组织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掀起了工农运动的高潮。

  大革命失败后,湘南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使一部分中共党组织、中共党员、农运骨干和农民武装得以保存,成为了星火燎原的火种。这一时期的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县县委机构比较健全,斗争态度坚决,共有共产党员1500余人,约占全省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早在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进入湘南之前,中共湘南特委就派人与他们接上了关系。当时,湘南各地农运干部和农军战士、广东的农军汇聚到湘南汝城县,共有四五千人枪,中央军委派陈东日、武文元来汝城县组织和领导这一地区的工农运动,汝城县成了大革命失败后湖南农运中仅存的几个硕果之一,被称为东方的“彼得堡”。

  因为有此基础,在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即着手准备在湘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以响应南昌起义。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制定了《湘鄂赣粤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指示湖南“准备于不久时期内在湘南计划一湘南政府,建设革命政权及一切革命团体”。同时,中共中央指示建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受中共湖南省委指挥的中共湘南特别委员会。同月,毛泽东在武汉起草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湘南运动大纲》,计划“以汝城县为中心,由此中心进而占领桂东、宜章、郴州等四五县,成一政治形势”。党中央十分重视这个大纲,经中央批准后,作为行动纲领,发至湖南、江西、广东省委。这个大纲最后虽没有按照预期的实施,但在主观和客观上仍然对湘南起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起义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起义,有着与前3次起义不一样的显著特点

  湘南起义将革命正规军、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相结合,将武装斗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与土地革命相结合、与建立政权相结合,讲究斗争策略,充分依靠人民,为探索通过武装割据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革命失败后,军事问题已引起中国共产党的足够重视,但是对于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军事力量体系,当时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朱德在领导湘南起义的过程中,大力帮助地方党组织发展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首创革命正规军、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组建了3个农军师和两个独立团,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湘南起义的领导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武装斗争与群众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广泛发动农民、工人、士兵、学生等方面的革命群众,起义席卷20多个县,参加的群众上百万,历时3个多月,创造了“湘南这边红一片”的壮观革命景象。

  湘南起义一开始就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任务。起义中,起义队伍推进到哪里,就在哪里打土豪、分田地、烧毁田契债券,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湘南起义中的插标分田运动是我党土地革命时期较早的土地革命实践,制订的《土地分配法》比井冈山《土地法》还早9个月。由于深刻理解了夺取和建立政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朱德、陈毅在领导湘南起义的过程中,将武装斗争与建立政权紧密结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运动。宜章、郴县、永兴、资兴、安仁等8个县的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同时还建立了各县的区、乡苏维埃政府,建立和恢复了各级农会、妇女会、少先队和儿童团等群众革命组织。中共湘南特委于1928年3月中旬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湘南苏维埃政府,统一领导各县苏维埃政府。湘南苏维埃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我党在地区一级的较高层次建立革命政权的首次实践,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从南昌起义到湘南起义,在朱德的思想认识上发生了两个重大转变:一个是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一个是军事上从正规战逐步转向游击战。在湘南起义中,他总结了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特点,指出要转变战略战术,提出了“强敌进攻我莫打”“抓住弱点我猛攻”“孤敌疲敌我围歼”“常遣精兵骚扰敌”等作战原则,并指导起义官兵在实际斗争中学会运用这些战略战术,为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在领导湘南起义的过程中,朱德和湘南地方党的领导同志还十分注意团结和争取各阶层的革命群众,动员他们积极加入到革命斗争的队伍中来。

  湘南起义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开国上将萧克所说:“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

  湘南起义军走上井冈山,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朱毛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队人数和武器数量都骤增,部队发展到1.1万多人,武器发展到4000多支枪,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其中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分别由南昌起义军和宜章农军组成,这是当时红四军里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团。

  湘南起义军的到来,还为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全盛时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1928年5月至6月,国民党军队接二连三地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剿”。红二十八团、红二十九团接连在五斗江、黄坳、草市坳、七溪岭、龙源口等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特别是龙源口大捷,红二十八团歼灭赣军1个团,击溃2个团,缴获步枪400余支,重机枪1挺,取得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最辉煌的胜利,不仅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而且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之后,根据地迅速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县的全部地区以及遂川、酃县、吉安、安福四县的部分地区。

  朱毛会师,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两军会合后,不仅革命根据地巩固了,发展了,红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了,而且毛泽东和朱德还逐渐把中国革命的一些根本问题,如土地革命的方法、游击战争的战术原则、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等从实践升华到了理论的高度。虽然只是初步的总结,但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有值得点赞的是,湘南起义为中国革命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在十大元帅中就有朱德、陈毅等3位,10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2位,上将中有萧克、邓华、杨得志、杨至成、赵尔陆、朱良才6位,还有更多的起义骨干成为开国中将和少将。他们出生入死,威震一方,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湘南起义创造的“听从党的指挥、不屈不挠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充分依靠人民”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听从党的指挥,是强军之魂,也是强党强国之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党员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在发动和领导湘南起义过程中,朱德和陈毅十分重视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一切行动置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党中央的各项指示,使湘南起义取得了节节胜利。

  不屈不挠奋斗,是革命先辈历史足迹的底色,也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湘南起义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开始,在挫折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给国民党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一扫前三大起义受挫后革命斗争暂时出现的沉闷空气,使工农群众受到很大的鼓舞,更使广大革命者尤其是周边数省坚定了武装斗争的方向,看到了争取胜利的希望。

  勇于开拓创新,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过:“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要开拓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湘南起义之所以能在苏维埃建政、土地革命、农民运动、统一战线、军队创建等方面获得非凡成功,就在于朱德、陈毅等领导人敢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敢于开辟新的路径。

  充分依靠人民,是我们的血脉和根基,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湘南起义时,湘南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县县委的发动和组织下,积极行动起来,全力配合工农革命军的起义行动,最终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革命洪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湘南起义的历史经验,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内涵。我们要学习和弘扬湘南起义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深深融入血脉和灵魂,成为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上一篇 亲历中央若干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
下一篇 认识赵必振 研究赵必振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主办
电话:0731-82216751编辑部邮箱:hunanxcjyb82216751@163.com
备案序号: 湘ICP备2020023722号-1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