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11-15)
1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大批青帮武装分子冒充工人,突然袭击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奋起反抗。蒋介石指使军队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收缴全部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捕杀上海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查封进步团体。至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震惊中外,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12、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调集军队,在长沙突然袭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机关,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械,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00多人。因当天电报代日韵目为“马”字,故称马日事变。事变中,中共湖南组织和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打击。
13、七一五“分共”
1927年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委会扩大会议,在会上做了“分共”的报告,大肆攻击中国共产党。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公开背叛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随后,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至此,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两党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14、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李立三与谭平山、邓中夏向中共中央提出发动南昌起义的建议。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起义代总指挥贺龙和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南昌守敌。起义军在南下广东途中遭到严重失败,一部分转移到广东陆海丰地区,与当地农军汇合;主要部分随朱德、陈毅转移到湘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5、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由于敌强我弱遭到严重挫折。9月19日,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通过三湾改编和水口连队建党,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10月下旬,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中国共产党旗帜,走上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