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研究>研究动态

在习近平总书记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指引下 奋力实现湖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宏伟目标

2022-09-02 10:54:20  来源:院第一研究部 

在习近平总书记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指引下

奋力实现湖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宏伟目标

欧阳淞

2017年9月26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几天来,我乘出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典活动之便,与州里的几位老领导到附近几个县作了一些走访,并专程前往花垣十八洞学习调研。看到熟悉的山山水水,听到老乡们发自内心的欢笑,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回味着湘西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亲切感和感恩的心情油然而生。作为一位从湘西走出去的湖南人,我为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今天,有机会参加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革命老根据地经济开发促进会、省中共党史学会、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共同举办的“湖南革命老区贡献与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共话老区贡献,共谋扶贫大计,感到十分高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党史界同仁致以诚挚的问候!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缅怀在湖南革命老区进行过艰苦卓绝斗争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更加真挚感谢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和重大牺牲的老区人民。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的心中,永远镌刻在党和共和国的史册上。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湖南革命老区之人杰地灵,叱咤风云,是举世公认的!湖南在革命战争年代走出的领袖之巨、孕育的将帅之众、建立的根据地之多、作出的贡献之卓越,在全国首屈一指。换一个角度看,在当今决胜全面小康的时代潮流中,湖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要求之高、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时间之紧迫,也前所未有。迅速改变老区面貌,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老区人民共同的心愿。为此,就“老区贡献”与“精准扶贫”展开学术研讨,以期取得一些有利于问题进一步解决的建设性意见,为加快老区脱贫攻坚的步伐提供服务,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围绕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就“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指引下奋力实现湖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宏伟目标”作一个发言。

一、湖南革命老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独特而重大的贡献,谱写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光辉篇章,值得中国人民世代记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正是因为当年扎下的“根深”,才会有今天的“枝繁”和“叶茂”。湖南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早发源地、是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奠基地、是党和红军走出挫折的伟大转折地,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产生了特别重大而又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湖南革命老区为共产党人谱写红色传奇提供了丰厚沃土。在湖南革命老区,曾经爆发过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贺龙、周逸群领导的桑植起义,党在湖南先后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红四军、红五军等新型人民军队。这些新型人民军队逐渐发展壮大,在长征中成为红一、红二方面军的基干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主力,在解放战争中发展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第三、第四野战军,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湖南革命老区,当年曾建立了井冈山、湘赣、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五大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开展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经济建设、统一战线、群众工作和党的建设等经验,不仅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有力策应了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而且直接推动了全国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在湖南革命老区,中国工农红军实现了3次生死攸关的转兵。如果没有文家市会师和文家市转兵,就没有向井冈山的进发,更难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如果没有株洲转兵,红一方面军就难以摆脱“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困境,从而遭受重大损失;如果没有通道转兵,就很可能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中央红军就有可能遭受全军覆没的厄运。正是在湖南革命老区,共产党人开天辟地,创造了党史军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第一次打出共产党的旗帜,第一次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第一次提出“红军”的概念,第一次制定第一军规,第一次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等等。这些重大事件产生的大影响,这些重要人物策划的大手笔,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大航向,有力扭转了漫漫神州的大乾坤。

(二)湖南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培育了治国安邦之才。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湖南革命老区走出了一大批开国领袖、开国将帅和著名英雄模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好几位重要成员,就都是从湖南革命老区走出来的。毛泽东无疑是其中无与伦比的一颗巨星。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深邃眼光、宏大气魄和卓越才能,开辟了井冈山、湘赣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央苏区,尽管曾一度饱受“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击,但终于在通道会议上脱颖而出,在遵义会议上成为党的领袖。朱德,这位“红军之父”也与湖南革命老区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湘南还是湘东,到处留下了朱老总的足迹,最终成长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成为毛泽东指挥军事斗争的得力助手。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刘少奇、任弼时,也为湖南革命老区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湖南革命老区,还催生了一大批湘籍和非湘籍的杰出将帅。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湖南籍的将帅灿若群星,十大元帅有3位是湖南人,他们是彭德怀、贺龙和罗荣桓。十位大将有6位是湖南人,他们是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和许光达。此外,湖南人还有19位上将、45位中将、129位少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央军委确定的“中国当代军事家”36人,湖南人就有15位。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双百人物”的海选中,湘籍和在湘战斗、工作过的非湘籍革命英烈位居全国前列。

(三)湖南革命老区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区人民踊跃参加红军。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就要当红军”,“扩红一百,只要一歇;扩红一千,只要一天;扩红一万,只要一转”,这是革命战争年代湖南老区人民口口相传的民谣,深刻反映了土家、苗、白、汉各族人民为保卫苏区加入红军的热情。这种热情,越是在红军艰苦卓绝时展现得越是充分。红二、六军团在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准备进行长征前,扩红就达到了12000人。父子、母女、夫妻、兄弟姐妹一同参加红军的比比皆是。贺龙在长征中对带着13岁的女儿投奔红军的张金莲说:“等我们革命成功了,请个作家为你们写本‘母女英雄传’”;当年的大庸县“侯清芝一家八口参加长征”,更是被传为佳话。很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湖南革命老区参加革命斗争的有1000多万人,参加工农红军的有40多万人,英名在册的烈士有15万多人。在贺龙元帅的家乡湘西洪家关,贺氏全族就留下了70多个寡妇。二是老区人民积极支援革命,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尽管湖南老区各族人民自身当时生活十分困苦,还是积极筹措钱粮、加工被服、救护伤病员、挑运物资,尽最大努力满足红军需要。红军长征经过湖南时,中共郴县县委发动群众,为中央红军筹集粮食12万多斤,光洋4000元,编织麻布草鞋28000双;红二、六军团进入湘中时,涟源、新化人民筹集了上万块银元、几百担大米、数百套军用衣物支援红军;黔阳铁匠为红军赶制了上百副马蹄铁。不仅如此,湖南人民群众还积极帮助红军挑运物资。道县上官村妇女彭素贞给红军挑担子挑到了贵州遵义,她的扁担至今都在遵义博物馆展出。更为难得的是,湖南人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护理红军伤病员,掩埋烈士遗体。据统计,当年在湘失散的红军达数千人之多,他们大都在群众的掩护下生存下来。三是老区群众有力配合红军行动。红军攻打江华县城和道州县城时,群众拆下门板、床板,帮助红军搭设浮桥,保证了红军作战目的的实现。红军通过城步县时,有110多位群众为红军提供过情报,有90多人给红军带过路。老区群众在当时为红军带路、送情报,是要冒生命危险的。仅城步一地,在红军长征时因给红军带路做事被牵连的苗瑶汉族同胞就达400多人,其中有100多位群众惨遭敌人杀害。所有这些,只是湖南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当年倾其所有、舍命援军的部分真实写照,但却已经感人至深,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老区真情。

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为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指明了根本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深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摆到治国理政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进。其中,特别值得纪念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要求。以此为起点,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脱贫攻坚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是“是什么”的问题。这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总目标是什么?在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个目标,他说:“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把脱贫攻坚的目标由项目扩展到了层次,从而更有立体感,更加清晰可操作。

二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革命老区,在苗族聚居的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之后,他先后到山东、福建、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吉林、西藏等地就新时期扶贫工作进行走访调研,提出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等一系列精准扶贫的要求。到了2015年10月16日,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这就明确提出了脱贫攻坚必须全要素精准、全流程精准的概念,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科学内涵的精当阐发。

二是“为什么”的问题。这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为什么要重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2012年12月29日、30日,习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要提高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后来,他又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总书记在这里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看扶贫开发重要性的。在2015年11月27日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出发,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就进一步突出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的政治意义。

第二个层次是:在新时期扶贫开发中为什么要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这首先是因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2015年6月18日,习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难以按期完成任务。”这就告诉我们:既然是“啃硬骨头”,当然要把“硬骨头”摸准;既然是“攻坚拔寨”,当然要把“坚”在哪里、“寨”在何处搞清楚。也就是说,只有“精准”,才能攻在要害处,做在点子上,取得实实在在效果。这其次是因为,只有“找到‘贫根’”,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这是2015年10月16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二〇一五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鲜明而又形象地阐述了“精准”的实际意义。到了2015年11月27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他指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既然这样,出路在哪里?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之所以说这是对“对症下药”的一个发展,是因为前者说的是对象要精准,这里说的是举措要精准,但它们的目的又是高度一致的:这就是提高脱贫攻坚的有效性。

三是“怎么办”的问题。前面的两个层次在这里合二为一,即新时期怎样推进和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2015年11月27日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着重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这四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关于“扶持谁”的问题,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必先识贫。”“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既不要遗漏真正的贫困人口,也不要把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对象。”

关于“谁来扶”的问题,习总书记指出:“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要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运转协调、协同发力。”

关于“怎么扶”的问题,习总书记指出:“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关于“如何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目的和手段关系要弄清楚。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他还从要设定时间表,要留出缓冲期,要实行严格评估,要实行逐户销号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怎样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对贫困县党政负责同志的考核、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贫困村的两委建设、保持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警惕“大跃进”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方法打,关键在准、实两个字。只有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到位;只有干得实,打得准才能有力和有效。”他还特别就“干得实”提出了领导工作要实、任务责任要实、资金保障要实、督查验收要实等四个方面的要求,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了落地生根的切实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什么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怎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首先是因为它坚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同时,它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其次是因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它实际坚持的是问题导向和对经济规律的尊重和遵循,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底线思维的要求,这些恰好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要求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是亿万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全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在实践中,还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习总书记总结了5条,即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在这五条中,把握精准被作为“要义”给突出出来,这是蓬勃生长的“实践之树”结出的丰硕的“经验之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五年来,习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他30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5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看扶贫,连续4次主持召开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走遍了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多个重要场合、重要会议、重要时点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当然,习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还同他早年在延安梁家河七年的知青生活相关,同他担任正定县委书记、宁德市委书记、福建省长、浙江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期间对实践的深刻洞察、对基层的深入了解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群众基础是贫困地区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期盼是什么?是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而要扶真贫,就要精准识别,这才能体现公平,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要真扶贫,就要精准施策,要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措施,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最终真正甩掉贫困帽子,挖掉贫困根子。这些,就正是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最强烈的期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正是奔着这些期盼和向往而去的,它自然就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实践已经证明,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政治性、针对性和真理性,只要我们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过不去的坎!

三、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为指导,压实责任、真抓实干,湖南革命老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宏伟目标胜利在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三年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52万,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1.9%降至2016年底的5.91%。特别是去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5万、贫困村1053个,两个县区脱贫摘帽,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习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提出地,作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腹地,作为湖南省最大的贫困市州,三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七个强化”等重要指示,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压实责任,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实现脱贫35.0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5260元增加到7413元,年均增长12%,湘西州进入群众增收最快、最有获得感的时期。

湖南近几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为什么能取得重大突破?湘西州三年来的脱贫攻坚为什么会有大的起色?根本原因在于思路明、决心大、措施实。而这一切,就都同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强调的两个关键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个关键词,一是“准”,二是“实”。这两个关键词,又正是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精髓。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湖南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扶贫工作,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指引。再往后,我们要想继续开创脱贫攻坚的新局面,如期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

怎样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湖南提出了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的思路。准备从扶真贫、真扶贫,促进稳定脱贫,补好短板,提高精准扶贫实效,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坚持较真碰硬等六个方面作出努力。湘西州也提出了突出“四大特困片区”集中攻坚等更具体的举措。这些思路和举措,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当地实际,只要认真加以落实,湖南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胜利在望!

在这里,我想就湖南特别是湖南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谈点看法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新意迭出,不是粗学一遍两遍就能够完全领会和记住的,因此要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学习贯穿其中的人民立场、求实精神和科学的方法论。要把专题学习同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同学习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自己正在干的事情结合起来,领会精神、举一反三,争取不断学有所得。

(二)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要落实“精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边远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把老、少、边、穷四个字都占全了的地方作为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目标是必须确保的,但难度不小。大致分析一下,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目标的难度更大。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会成为当年的革命根据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更边远、更贫困、自然环境更为恶劣。因此,敌人不愿进驻,不能常驻,却更有利于红军的生存、发展和战斗。作再具体一点的分析,从群众基础看,这里的人民苦大仇深,历来具有反抗反动统治的传统,这就为红军发动和组织群众提供了有力条件,因而有利于“招兵”;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看,这里地处几省边界,且山高林密,交通极为不便,部队回旋余地大,因而有利于“用兵”;从经济条件看,这里的人民群众生活虽然困苦,但地广人稀的特点又使它可以通过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来临时扩大生产规模,缓解部队的给养问题,因而有利于“养兵”。再者,从敌人力量看,这里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这些地方类似于“湘西王”之类的实力派之间以及地方实力派同蒋介石的“中央军”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从一定程度上使敌人力量出现了内耗,受到了消减。这些分析如果基本站得住,就至少可以推导出以下两个结论:首先,老区的自然生态、交通等基础条件本来就较之一般贫困地区更差,这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优势,但到了建设时期却变成了劣势。虽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较大改观,但许多地方的贫困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只会更难。因此,仅从贫困现状、贫困程度看,革命老区一般也应作为扶持的重点。再则,从历史贡献看,革命老区人民当年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牺牲更大,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也更多。有的老区群众手中至今仍然保存着当年红军指战员借粮食、借门板等物件后打下的欠条,这种情况不时见于报端。当然,老区群众没有保存借条的付出只会比这更多。因此,从补偿的角度,也应把革命老区作为扶持的重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结论进一步表明,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只要是在同等贫困的状况下,都应当把边远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重中之重予以突出出来,在扶持谁的问题上,先从大的方面,从区域、从首轮真正体现精准的要求。当然,具体到了老少边穷地区,哪些乡镇、村,哪些农户更为困难,还有一个进一步、再进一步精准识别的问题。但只有有了区域精准这个大精准,到户精准这个小精准才会有更多内容、更多手段、更大力度、更好效果。在这方面,湖南省委、省政府走在了前面,干在了实处。湘西州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就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湘西自治州的亲切关怀和特殊照顾密不可分,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我们要继续满怀真情,多办实事,从帮扶时间上给老区和民族地区以优先考虑,从帮扶项目以及人力、物力、财力上给老区和民族地区以优厚安排,从帮扶政策上给老区和民族地区以优惠照顾,以此,来告慰革命先烈,回报老区和民族地区群众!同时,也以此来体现精准要求,体现公平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革命老区和老区群众要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的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习总书记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反正干部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要撤职”。出现这种现象,既有群众的原因,也有干部的原因。作为党委和政府,要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地方的状况,如果有类似的情况,要把思想发动、宣传教育、感情沟通做到位,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作为老区的贫困群众,要努力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努力巩固和发展脱贫成果,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人民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我们正处于向贫困发动总攻的伟大历史进军之中,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因而具有标志性意义;它还将意味着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再进一步说,它还将意味着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的减贫目标,因而具有国际意义!我们躬逢盛世,又有机会投身于这场意义非凡而又气势磅礴的世纪之战,自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鼓与呼、赞与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难免,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祝愿湖南革命老区明天更加美好,祝愿老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祝愿在座各位更加吉祥如意!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上一篇 “湖南革命老区贡献与精准扶贫” 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主办
电话:0731-82216751编辑部邮箱:hunanxcjyb82216751@163.com
备案序号: 湘ICP备2020023722号-1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