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研究>研究动态

从塔卧到十八洞

2022-09-02 10:54:38  来源:院第一研究部 

从塔卧到十八洞

张志初

2017年9月18日,“湖南革命老区贡献与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在湘西召开。从塔卧到十八洞,这“两点一线”的观摩研讨现场,形象而生动地诠释了会议的主题。

塔卧,湘西永顺的一座小镇,典型的革命老区,1934年至1935年,贺龙、任弼时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这里曾是辗转中的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的所在地之一。

十八洞,湘西花垣的一个苗寨,典型的贫困山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调研,正式提出精准扶贫,一场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脱贫攻坚战就此打响。

从塔卧到十八洞,经永顺、保靖、花垣三个县,近150公里,沿路浸染着红色、承载着古色,妆点着特色,绽放着绿色,洋溢着春色,真可谓一路五彩缤纷、交相辉映。这是一条神奇的湘西山路,它以自己的蜿蜒曲折和拓展变迁,向人们诉说着经典的故事。这条路上,至少有五大人文景观。

第一道是心灵胜景——这条路上珍藏着美好初心。当年,红军旗帜就在这里飘扬,贺龙、任弼时指挥红二、六军团就在这里转战,长征中对中央红军的接应、策应和响应就在这里展开。本文所指的塔卧,不是一个点,而是广义的红色塔卧,包括兴隆街、茨岩塘、龙家寨、十万坪等地,留存着许多红军战场、指挥所、医院、修理所等革命遗址、遗迹。为了崇高理想,为了苏维埃,不少红军指战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条路上,“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美好初心永存。

第二道是浓情壮景——这条路上凝聚着老区贡献。当年红军落脚,这里最温暖,群众将自己仅有的粮食、腊肉、糍粑、“包谷烧”等全部奉献出来;当年红军扩红,这里最踊跃,红二、六军团从木黄会师时的7000多人,很快发展到20000多人,正如歌谣唱道:“扩红一百只要一歇,扩红一千只要一天,扩红一万只要一转”;当年红军行军,这里最“给力”,家家户户夜晚“门口挂盏灯,同志好行军”。在红色塔卧等地,真正是“最后一口粮,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 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给贺龙上战场”。可以这样说,没有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第三道是文化特景——这条路上激荡着美妙歌声。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鱼水相依的军民情感,加上土家苗寨的能歌善舞,催生了一曲曲美妙动听的红色歌谣,传承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有的唤起民众,如“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贺龙兵”;有的鼓舞斗志,如“革命到底不怕死,红军妹子好风采”;有的宣传理想,如“天下要归苏维埃,太阳出来满山红”;有的赞美团结,如“军民就是线和针,要学灯草一条芯”;还有的歌唱爱情,如“马桑树儿搭灯台,捎封书信给郎带,你一年不回我一年等,两年不回我两年捱,钥匙不到锁不开”等等。这些红色歌谣,听起来亲切,唱起来感动,今天仍然弥足珍贵。

第四道是小康美景——这条路上见证着精准扶贫。四年前,总书记走进十八洞村,拉着农民朋友的手,围坐在苗家火炉旁拉家常:“我们的小康是全体中国人的小康,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在此发出了精准扶贫的号召。四年来,从湘西、湖南到全国,脱贫攻坚捷报频传,这条路上见证着点、线、面扶贫的累累硕果。点上精彩纷呈,线上精准发力,面上整体推进,各级、各地扶贫力度、强度、精度和成效均前所未有。其中十八洞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小张家界”的魅力,发展生态旅游、“飞地经济+电商”等产业,从2013年人均收入1668元上升到2016年的8313元,40多个“光棍”已有一半成家,该村成为了全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示范村。湘西自治州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州委、州政府着力解决“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推进精准扶贫十项工程,项项精准落地,州委书记在太原座谈会上向总书记做了汇报。

第五道是幸福愿景——这条路上追逐着伟大梦想。总书记7·26讲话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革命老区群众当年流血流汗,做出过巨大牺牲,如今在决胜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决不能让他们掉队,更不能让他们流泪。这是总书记的嘱托,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老区的呼唤。从塔卧到十八洞,红色资源、生态禀赋、民俗特色均是宝贵财富。在追梦路上,湘西革命老区正在扬长避短,借风扬帆,做了若干道加法,如“初心+雄心”“红色+特色”“产业+事业”“脑袋+口袋”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正在向我们走来,一个富饶美丽幸福的新老区正在向我们招手。

我们还可以做一道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加法,那就是“精准+精神”。精准,就是再经过三年的攻坚克难,全面实现总书记在此做出的精准扶贫的英明决策;而精神,既包括总书记倡导的革命老区精神,还应培育和弘扬体现总书记“实事求是、精准扶贫”和“共享发展、携手追梦”思想的新时代“十八洞精神”。每个时代都会留下深刻烙印和精神标示。可以预期,掀开中国向贫困彻底宣战历史新的一页的“十八洞精神”,如同“南泥湾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一样,必将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历久弥新,世代传承,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勿忘昨天苦难辉煌,无愧今天使命担当,不负明天伟大梦想”。从塔卧到十八洞,以上五道美景及其凝聚成的老区精神和“十八洞精神”,打通了昨天、今天和明天,链接着湘西、湖南和国家。也许,这就是召开本次研讨会的初衷、缘由和主题。

(张志初: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上一篇 在湖南革命老区贡献与精准扶贫 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叶红专)
下一篇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主办
电话:0731-82216751编辑部邮箱:hunanxcjyb82216751@163.com
备案序号: 湘ICP备2020023722号-1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版权所有